第(3/3)页 “北沈浪南杰沦又对上了,这次鹿死谁手?” “好的是,能有好多歌曲听,不好的是,一下子要掏空存钱罐了。” …… 实际上还有很多歌手要发专辑,远比大家表面上看到的竞争要激烈。 每年临近年底,歌手们都会扎堆推出自己的新作。 并不是大家约好了,或者默契了。 其实这是唱片公司经营策略的一部分。 首先,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利于拿奖和安排商演。 年底商演集中,也是各大音乐榜单评奖截止日期。 越在后面推出好作品,越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。 这会集中体现在投票数量上,投票多自然得奖机会大。 相反年初推出的那些歌曲相对容易被人遗忘。 而有了能迅速占领市场的新作,那么就能引起关注,获得更多的商演机会。 其次,这样做还利于销售。 新年前后,社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,是消费者购买力最旺盛的时期之一。 晚辈给长辈买,大人给孩子买,自己给自己买。 因此也是各行各业进行营销的黄金时机。 歌手在这个时候发布新作,能够获得歌迷以外的普通听众的支持。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。 如果是水平接近的歌手,年底发专辑的策略对于拿奖是有一定的效果的,可如果是水平相差甚远的歌手,那不管用什么样的策略都是无用功。 况且真正的一线歌手无论什么时候发专辑,到了年底颁奖时都会多多少少有歌中标。 而且每个歌手的唱片制作周期不同,刚好赶上年底发片的机会可遇不可求。 唱片公司自然想占尽天时地利人和,但若是一味的为了抢时间草草推出质量不好的专辑,那无异于自杀。 沈浪没有考虑这么多,他单纯是为了赚钱。 不对,现在变成还钱了。 跟新索唱片预支了1000万,得发专辑来填上。 不过有人就考虑了非常多的会影响到发新专辑的因素,比如那瑛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