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 中秋宴会(下)-《为你莲生三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请大家移步云英殿外院中赏灯。”云逸风说完领着大伙儿往院中走了去。

    此时已有宫人将他们制作的灯笼都挂在了院中,整个院子被照得亮堂堂的,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夜暮中,绽放着光彩。

    “哇,真的好漂亮!”云曼青简直不敢相信,这就是她自己宫殿里的院落。开心地跑到第一个灯笼面前,转了一圈。

    第一个灯笼是比较传统的圆灯笼,红色的萱纸里面透着红黄色的朦胧烛光,一条条的骨架上涂着金黄色的边,与下面吊着的金黄色流苏相宜得章,十分相配。圆形流苏中间吊着一根红色的丝带,挂着一个暖黄色牌子,上面写着两句诗:海上升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
    “这是谁制作的灯笼,还不错嘛!”宛若初看了看大红灯笼称赞着,“尤其是这两句诗,真的是太应景了,‘海上升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’虽然相隔千里,万水千山,只要抬头看看天上那轮明月,便仿佛佳人亲友便就在自己眼前一般,共同欣赏着良辰美景。”

    “海上升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云曼青把那两句诗念了又念,突然拍了拍脑袋,看了眼云易道:“你小子记性还蛮好的嘛。”

    云易见云曼青猜出灯笼是他们做的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挠了挠头。

    众人看了恍然大悟,想必这诗词是两人游历的时候听来的,被云易用在了这个灯笼上,也算是巧妙了,着实应情应景。

    紧挨着云易和银珠灯笼后面的,是一个长圆形灯笼,白色素色萱纸上画着一轮暖黄色的圆月,月下一游子手执酒壶独自畅饮,另一旁写着两句诗: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虽然所作之画有些孤独之感,但诗句的豪爽旷达的情却又反这种孤独冲散,皓月当空,故人在心中,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想你时,你就在眼前,在脑海,在心中。所以只要心中有一人,离别便不是真正的离别。

    “哈哈,我也看出来了,这是大哥做的!”云易看着那长圆灯笼高兴地喊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知道?”云飞有些疑惑地望着自己的弟弟,要知道他可没有用游历里听来的句子。

    “你枕头低下的那本蓝色线装书,我可不止看过一遍。”云易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得意之色,仿佛在告诉自己的哥哥,你可要小心些,我可知道你的一切哦。

    “虽然这两句诗是不错,不过还得要紫琰这一手好画才能烘托这种意境。”云逸风看着灯笼上的畅饮者,画得是惟妙惟肖,把那种豪情旷达又有些惆怅之意,表达得淋漓尽致。本来人就是一个矛盾体,可能前一秒还是豪情万丈,举杯痛饮,而下一刻看着满轮圆月,却还是忍不住怅然涕下。

    “看不出来嘛,你还会画画。”宛若初看了,也是忍不住赞了一句,在心里却还是默默地说了句,虽是很好,但仍不及某人。

    接下来,众人踱到对面,看到一个形状不一样的灯笼。外形做成一只酒杯的样子,顶上另外用萱纸做成一个圆形月亮,两边还画了几枝金黄色的桂花,圆月与下面的酒杯灯笼身是相通的,所以里面的烛光从底部照到了上面的圆月,通体都是朦胧暖黄色,暖黄色灯笼上面写着几句诗词:忆对中秋丹桂从丛,花在杯中,月在杯中。

    “这个意境也不错,灯笼做得不但应景,就连诗句好像都是专门为这个灯笼而作的,花好月圆,花在杯中,月在杯中,真不错。”宛若初对着片风和云曼青举起了大拇指。

    不用说,总共参加的只有四个灯笼,前面两个各有其主,那这两个是谁做的,就显而易见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