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对于禁书的讨论,最终还是不了了之。 就像唐奇所说的一样,不管他的书多么惹传统名儒和崇尚黄老的官员讨厌和厌恶,书本身,却是没有触及任何底线的。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删改和补充,《读本》里可能动摇封建统治基础的内容,都做了大幅度的修改。 现在的《读本》不至于堕落到传颂封建帝王,却也显得温顺无害。 至少在刘彻的眼中,基本是这样。 里面最敏感的,也不过就是那些将自然现象和神明显灵分割开来,并用浅显易懂的图画和实验步骤证明的内容。 这属于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的事。 如果刘彻有心要禁,自然可以说它是大逆不道。 可刘彻对唐奇非常信任,那么里头有丁点刺眼的内容,也就变得不是那么难以容忍了。 再加上此前的“妖孽附体”事件,整个朝廷都差点被鬼神之说愚弄。 让刘彻非常的不痛快! 于是唐奇既然当众表态了,此事当然也就能揭过去。 况且名儒们之所以围攻唐奇,也并非全部是由于因循守旧。 更重要的,是官方学说对于“野学”的天然忌惮。 就像之前的黄老学派,明明崇尚无为而治,却在绞杀以儒学为首的其他学说时一点都不手软。 最巅峰的时候,凡是学儒的甚至根本无法踏进朝堂! 而现在有人写了本和儒家学说截然不同的著作,并以低贱的价格在民间大肆推广,里头还有那么点鼓励质疑儒学里某些内容的调调。 这本书的作者还很得天子信任! 甚至就差那么一点,就成了当今太子的老师! 就不由得朝中的名儒们不警惕了。 不过警惕的程度也有限就是了,新的学派哪里是那么容易创立的? 如今流传最广的儒家和道家,以及皇家虽然嘴上不说,但经常身体力行的法家,哪个不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和进步。 无数的名家大学呕心沥血,不断完善自家学派的各种观点,辅以对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解释。 才慢慢变得完整,到了今天的程度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