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2章 世子疯了?-《大宝剑》
第(2/3)页
可惜这些话只能想,真问出嘴以剑侯的暴脾气铁定当场一剑把他劈了,所以今日只能暂且按下,等日后慢慢观察再做决定。
康有道不动声色,冷眼旁观,暗道王爷的金火盆算是白准备了,以封知平目前的状态别给他扣头上才好。
至于剑侯世子的下一个人选,他连想都没想,在泉州城当了这么些年的知府,他很了解这位侯爷,更了解那位人人都看不起的废物世子封知平。
人云亦云是个很常见、无法避免的现象,王公贵族内宅的传闻和糗事又是最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,封知平真真假假的大事小事在天元传了这么多年,早已在众人心中形成了一个难以撼动的刻板印象,“废人”“纨绔”“败家子”就是他的标签,偶尔爆出一两件善举也会被当作杜撰的马屁,提到他每个人都能说上一大堆,全是嫉妒的牢骚和陈词滥调的观点,真正了解他的人很少,关心的人没机会接触,有机会的根本不关心。
康有道就是关心并且真正了解的人之一,他与封莫修私交不错,是侯府的常客,他才是那个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的人。
在他眼中,封知平是个可怜又坚强的孩子。
这个孩子生在侯门,身为赤剑侯之子,却是个天残,外人都觉得他上辈子拯救了世界,运气太好,就算是个废人也能荣华富贵一辈子,却根本不知道他身上的压力有多大。
如果肯认命还好,可惜这孩子跟他老爹一样是个不肯服输的主儿,很少有人知道他从懂事起就开始苦练武艺,修不了内功,他就一心打熬外法,康有道每次去侯府都能看到他扎马步跑梅桩的身影,从最初的笨拙到后来的轻灵,从满身是伤到片尘不染,就算亲眼所见也很难相信那是一个不会内功的孩子,康有道见证了他的成长,深知他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。
真正让康有道喜欢上这个孩子,认为他会是个合格接班人的,是封知平八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。
那一年正月,封知平耐不住独自一人偷溜出府,跑到泉州城最繁华的商街上逛夜市,而康有道正在其中一座酒楼上跟几位富商例行“官民同乐”的戏码,喝到微醺到窗边吹风,恰巧看到一个小人儿东张西望的路过门前,一眼就认出了他是谁。51唯美
猜到封知平是偷偷跑出来的,他正要让人将他护送回府,却见小人儿突然从旁边的摊位上顺了一条大汗巾,迈着小腿一溜烟跑远。
剑侯世子偷东西,偷的还是一条人家用旧了的汗巾,康有道瞠目结舌,顺着他跑的方向一看,原来是几个喝多了的纨裤子在纠缠两个姑娘,百姓怕惹麻烦怒不敢言,两个梨花带雨的姑娘被一群家丁捂着嘴,硬生生的拖进了一条阴暗的胡同。
身为泉州城的父母官,这种事康有道自然要管,何况泉州城的治安向来不错,这件事若是闹开了影响很大,最怕那几个混球酒醒后杀人灭口掩埋证据,那就彻底麻烦了,他的官途都可能会受到影响。
最重要的是封知平跟了过去,如果这位小爷有个闪失,那他就不止官途,命都可能保不住,赤剑侯对这位嫡子的疼爱完全是不讲道理的。
不敢声张,他借故离席,带着侍卫匆匆追进小巷,尽头的阴暗处果然见到一个小人儿跟几个成年人你来我往,虽然双方都是没有内力的普通人,封知平勤学苦练的武艺扎实得很,但他毕竟人小力弱,被人围攻连连吃亏,脸上那张有些发黄的白汗巾上洇出斑斑血迹。
即便如此,他也死战不退,宁可自己吃亏,也要护着身后的两个女孩。
康有道当即命人拿下几人,正要着人给封知平处理伤势,这小子却装作不认识他,对两个女子的跪谢也拒不领受,称自己只是路见不平行侠仗义,而且救下她们的不是他而是康有道,随后潇洒转身,一瘸一拐的小跑着离开。
康有道没有揭破他的身份,只命人暗中护送他回府,转天借故去侯府走了一遭,果然见到封知平鼻青脸肿,任盛夫人生拉硬劝都无动于衷,紧绷着小脸不停的搬石墩。
见到他来了,封知平也没别的反应,礼节性的打完招呼就继续回去忙活他的石墩,对前一晚的事只字不提。
康有道不知道他是真以为自己隐瞒成功了还是装糊涂,他只知道这孩子为何着了魔似的跟石墩过不去——他在打熬自己的力气。
从那时候开始,他对这孩子开始改观,那一晚的事有很多办法妥善解决。
最简单的就是自报家门,泉州城这方水土剑侯府就是天,谁吃饱了撑的敢惹侯府世子?
没带侍卫报家门人家不肯信,也可以找巡街的差人,天元律法对普通百姓的保护力度很大,尤其在泉州城这个等级的大城里,无辜残骸平民是要吃重罪的。
可他没有,他选择了最愚蠢、最鲁莽,却充满江湖侠义之风的方式,而且即便吃了大亏也不肯服输,固执的以自己的方式保护身后的女孩,康有道不认同他的做法,但不得不承认,他身上确实很有乃父之风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