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3章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-《大宝剑》
第(2/3)页
梅儿嘟了嘟嘴没出声,心里却暗暗点头,捂脸苦笑。
傻人有傻福,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能比很多人活的更快乐,更长久。
对封知平来说这只是一个小插曲,敲打有之,杀鸡儆猴亦有之。
两人能不能想明白并不重要,能明白最好,想不明白找个理由打发出去就是了,正好两人到了婚嫁的年纪,在外面给她们寻户好人家直接嫁出侯府,大家都省心。
到时无忧阁还可以顺势来个大换血,有婚嫁这种好由头挡在前面谁也挑不出毛病,新人要严格筛选,背景交给牛春寒去查,务必将自己的院子打造成个密不透风的铁栅栏,谁也插不进手!
不是封知平心冷,不念旧情,他实在是真怕了。
潜入侯府溜进五丁堂绑了人,又顺利的溜了出去,没有内鬼策应谁信?
自己的作息规律不难查,可婚前的那几天自己心情烦躁,半夜临时加练以作宣泄,这件事外面谁都不知道,父母都不知道,只有院子里人才知道,而且至少二等以上的中高级侍女!
低等丫鬟和婆子晚上都不许出屋,有家室的婆子到点就回自己家了,除了吴东以外,只有小桃青儿四个贴身丫鬟轮班侍候,碧柳碧玉等二等侍女偶尔唤来帮忙,其中嫌疑最大的吴东已经被排除了,余下的嫌疑人就是这十几个至少在侯府呆了两年、调到无忧阁后服侍了他至少五年以上的女子。
打心眼里说,封知平一开始就认为她们的嫌疑比吴东更大。
女人心海底针这些废话就不用多说了,重点是吴东很少离开他身边,而且无忧阁除了自己就他一个男子,无论想干点什么都扎眼得很。
她们不同,在无忧阁这方水土,她们每一个都握有极大的权力。
譬如最近的青梅桃朵四人,自己没有通房,更没有侍妾,她们四个作为自己的贴身丫鬟基本等于半个主子,无忧阁众仆无不听命。
碧柳等人差一些,但也差不了太多,作为二把手,直接负责具体事务的她们想做点什么比小桃四人更容易。
当然,这不是说低等丫鬟和婆子就没嫌疑了,只是相对来说这些人嫌疑更大。
封知平接受牛春寒效忠的那天就让他着手查这些人的底,一直没有结果,每一个都跟人事簿上记录得一样干净得很,所以除了小桃几个,他回屋后很少见其他下人。
防微杜渐,吃过一次亏,绝不能重蹈覆辙,否则真成傻子了。
封知平盘算得很好,可惜小桃太热心,看青儿和梅儿的样子应该是想明白了,跟一帮低等丫鬟一起天天扫院子不喊苦也不喊累,一副悔不当初甘愿受过的模样。亲亲
封知平很无奈,他知道小桃跟她们说了什么,因为小桃“私会”完就冲回主屋献宝,把青儿回赠她的果糖分了一大半给他,顺便把她们的对话一字不落的复述了一遍,而且声情并茂分饰三人,直把他逗得当场就笑喷了。
他没有怪小桃多管闲事,也很明白小桃献宝不是给自己献的,而是替青儿和梅儿献的。
这丫头知道自己嘴笨,少爷又在“气头”上,根本劝不动,便来了个曲线救国,用这种笨拙的方式替两人表明她们真的知道错了,知道自己错在了哪儿,以后会改。
看着妮子极力掩饰却越掩饰越明显的期待眼神,他不动声色的拿了颗糖放进嘴里,象征性的表示自己接受了“贿赂”,随后随便找了个理由打发她出去。
小桃欢天喜地的走了,封知平看着她的背影,无奈苦笑。
丫头啊丫头,你家少爷确实在生气,但气得不是她们俩,而是外面那帮闲人呐!
想起这事儿封知平就上火,他辛辛苦苦准备了三天,还让吴东去侯府门口盯着,有“天师”来访千万按住他亲爹吴老头别抡大扫帚赶人,一定将人请进来带到自己的院子,有多少带多少,越多越好!
结果呢?
吴东在门口守了三天,期间被侯爷撞见过,被黑脸陈质问过,吴老头儿更是天天用刀子眼拉他,拿他给手下的小跟班和门口当值的侍卫作反面教材,说什么“这就是我那不孝子”“少爷心善,换我早三刀六个眼抬走了”“千万别跟他学,侯爷对咱们恩重如山,咱们可不能忘本,帮不了大忙,也绝不能抹黑”之类的云云。
以前吴东也挨骂,但都是间歇性的,从没像现在这样持续不断,少爷有令他又不敢走,只能硬着头皮蹲在一旁,三天下来都被拉的怀疑人生了,嘴里的燎泡一个接一个的往外窜,每回回来汇报都忍不住抱怨要去坟前问问已故的老娘,自己到底是不是他爹亲生的。
封知平很歉然,他发现自己犯了个错,累得吴东遭罪遭早了。
筹钱需要时间,请人也需要时间,自己一接到消息就心急火燎的让吴东去蹲着,有什么用?
白蹲了!
这边正想让吴东撤回来,那边牛春寒又一脸古怪的前来汇报,封知平听完良久无语,一股火窝在心里宣泄不得。
据牛春寒打听得知,“热心”的人们筹钱的速度很快,短短两天就筹到了一千三百两,牛春寒说数额的时候不停咂嘴,频频感叹泉州百姓富庶。
钱在筹,请人的人也派了出去,是城里几个小有名气的商户和世家共同出的人手,分作十几路,最主要的一路据说是去普华寺,争取请到那里的主持前来作法降妖。
不得不说,这些人还是有脑子的,知道一般的“驱魔师”给钱也不敢来,所以目标都定在有一定威望和背景的“高人”身上。
比如那普华寺,就跟松山寺有说不清的关系,传说创建此庙的主持就是松山寺出来的高僧,为了弘扬佛法定居昌平郡狗牙山一生未归,狗牙山也因为他的关系改成了普华山,与寺名对应。
传说不知真假,反正松山寺跟普华寺真的颇有来往,两家的和尚不是你来就是我往,动不动就搞点佛法研讨会顺带布施点善粥,在昌平郡的百姓心中很有威望。
真要是普华寺的主持亲自前来,赤剑侯还真不一定好意思不让人家进门,就算主持不来派几个亲传弟子护法之类过来也一样,不看僧面看佛面,松山寺的背景还是很管用的。
结果呢?
人家根本不接茬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