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教的上课方式和我们国内的教师还是有一定区别的,他们比较喜欢情景模拟,从实践中让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。为了让我们能够真正地熟悉和掌握正宗的西式婚礼流程,Osborne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让我们全班举办一个隆重的“婚礼”。这种高光的表现时刻我怎甘落后?于是课后就自告奋勇地找了Osborne想积极参与其中。也许是我太主动了,Osborne以为我是班长之类的角色,就把整场婚礼的筹划交给我去办。因为我的英语本来就是个二把刀,所以没有明确地说明我只是想在其中扮演角色。Osborne很信任我,将婚礼流程、牧师、新浪、新娘的台词全部都发给了我,并告诉我下周上课的时候表演。我以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,便yes OK no problem 了。
周一上课,Osborne满怀期待地说:“so,how about your wedding? Show it!”结果台下鸦雀无声,我没脸看她,一直低着头。老太太有些失望,但立马调整心态,不能出现教学事故,启动备用计划接着讲课。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厚着脸皮上去跟Osborne道了歉,承诺下周一定弄好,老太太见过的世面多了,自然不会跟我计较。
一切准备终于准备妥当,上课铃声也随之响起,经过装扮的教室看起来更像是个婚礼教堂。Osborne做了开始表演的示意后,老赵按下了音乐的播放键。伴随着《婚礼进行曲》的音乐响起,“新娘”拿着手捧花,挽着Eric的手缓缓入场,伴娘帮助新娘提着裙摆,花童则不断往前撒花。他们来到了“新郎”的面前,“Is there anyone present who can show any just cause why these two people should not be legally joined in marriage?”我学着电影《独立日》里Steven出征前结婚时牧师的语气质问全场。在得到无声的回应后,我开始了一番“感人肺腑”的中国腔英语。之后,Eric将“新娘”的手递给了“新郎”然后退到了座位上。然后又是我的一大段疙里疙瘩的口水话。最后,在两个人分别“Yes, I do!”之后,我示意“新郎”给“新娘”戴上戒指。刘总颤颤巍巍地将戒指递给了大彪班长,结果一不小心戒指掉在了地上。女生们为这次“婚礼”准备的是一个陶瓷的戒指,这一摔将“钻石”给摔掉了……为了能将婚礼继续进行下去,大彪班长强装镇定,将戒指戴到“新娘”手上。“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of the Son and of the Holy Spirit,I now pronounce you husband and wife.”伴随着我最后台词的结束,同学们开始撒花瓣、喷彩喷花。大彪班长拿过一旁的香槟使劲儿摇了两下,然后面向同学们打开。“嘭!”的一声,香槟射了出来,撒向在场的同学们,让大家一起“分享”甜蜜。气氛也在此刻达到了高潮,就好像大家真的在参加一场婚礼一样。坐在一旁观赏的Osborne手中的相机和脸上的笑容一样,一刻都没停过。婚礼结束,大彪班长将瓶中剩余的香槟给包括Osborne在内的每个人都倒了些,这也应该是有史以来我们第一次光明正大地在课上喝酒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