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想住房子就必须自己掏钱买。” “况且,西伯利亚哪儿有公房?我们这些人都住的木屋,镇上修的是商品房。” “几十年前的福利房都废了…” “又小,又窄,质量非常差!” “布里亚特,只有乌兰乌德、北贝加尔斯克和扎卡缅斯克区、索斯诺沃奥焦尔斯科耶镇上有老的公房,属于矿区工厂职工。” “新的商品房,都得花钱买!” “不过,西伯利亚房价很便宜。” 达尼娅阿姨详细介绍了一下,让凌枫明白他听说的免费住房面积,根本不存在。 其它谣言也很多:免费的养老、免费教育和免费热水、免费供暖、免费医疗。 这些,现在全都已经不存在了! 苏联解体之前也没有真正完成。 75%的居民仍然没有分到房子。 根据最近统计,普通苏俄家庭,全家收入的四分之一用于支付以上项目费用。 教育、医疗、养老和华夏差不多,由国家和社会出大部分,自己多少要出点。 毕竟,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~ 经济不景气,国家哪儿有钱? “原来如此.…”凌枫点了点头,感觉这倒是很合情合理,与苏俄经济状况相符。 尤里还强调现在找工作困难! 他儿子就因为没工作,只能去当兵,女儿在乌兰乌德国立大学读书,也要花钱。 没有背景,很难找到好工作。 他们家属于传统农业家庭,没有任何身份或特殊背景,看看名字就知道了—— 尤里:俄语翻译为农夫. 达尼娅:俄语翻译为善良的. 非常传统,具有农民阶级特色,要不是遇到凌枫这种大佬,这辈子局限于此。 现在,他们将迎来不同的人生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