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有何不好?”刘彻却满不在乎,“只是讲学《读本》而已,又不是让先生开宗立派。” “朕独尊儒术以来,有些儒生仗着朕的宠幸,做得实在有些过了。” “朕不好当众申斥于他们,正好趁着先生入太学讲学的机会,让一些人清醒清醒,不要异想天开。” 唐奇半晌无语。 汉武帝的意思很清楚。 他独尊儒术,是因为儒学好用,而并非真的笃信儒术。 说白了是儒学为皇权服务! 现在以公羊儒为代表的一批儒学大家,想要用儒学来给皇权,或者说,给他这个天子施加些条条框框,却超出了刘彻的忍耐范围。 加上这段时间的学术界,因为儒家一家独大的关系,对各家学说极尽打压之能,甚至比以前的黄老更加过分。 这也引起了不少其他学说的学生反感。 墨家等冷门学派还好,像信奉黄老的还有不少老臣和宗室。 这些人抗议到了刘彻的跟前,还是会让皇帝头疼的。 反过来打压儒学,支持黄老和法家等学派,反应又稍显过激。 那么提拔一个不属于儒学,但也并不属于任何学派,只是写了本有钱的著作的博士入太学,也不乏是个好主意。 唐奇如何不知道,这是汉武帝又在拿他当枪使。 不过对他来说,也不是全无好处。 西汉的士人想要前途,军功、名望,缺一都不可。 如公孙弘,能得到丞相的位置故而是他德高望重,又是儒学名家,可老爷子手上也是有军功的! 此人中年时奉刘彻之命出使匈奴,虽然最后的成果不太理想,但这个时候能出使匈奴的,一个个都是狠人中的狠人! 虽然这点军功和真正的武将、边郡太守比起来,含金量还是差了点。 但其人在学术上的造诣完全可以弥补! 世间公羊儒的领袖,除了因为替皇帝改进儒学使之更符合需要的董仲舒之外,就属位高权重的公孙弘了。 刘彻现在为唐奇安排的路,就是走公孙弘的路子。 居庸关一战,尽管唐奇更多的是负责后勤,但也能算立了军功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