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十二岁的杏花疏影里,赵攸宁遇见了梁国的少年将军顾荣,从此一眼万年。深宫高墙已经锁不住闺中少女的心,少女的心早就跟着征战沙场的将军飞到宫墙之外,飞到浩浩江湖。 顾荣战死沙场时,赵攸宁不过十七岁。 临行前,他送给她一支笛子,通身光泽耀眼,美玉无瑕,笛子上刻着“攸宁”二字。这是他们的定情之物,却成了死别后最后的念想。 后来,赵攸宁无奈之下被迫嫁给生性残暴、嗜杀成性的安虞侯许玠,郁郁而终。直到临死前,她的手里都紧紧攥着那支笛子,不肯放手。 但是这笛子却没有成为赵攸宁的陪葬品,而是流落民间,几经辗转,到了郑云笺手里,其间隔了十几年。 “难道笛子中的灵是赵攸宁的执念化成的吗?”原隰问。 “若是如此,她应该是个女子,而不是男子。”朝生道。 “也不可能是顾荣的执念,他比赵攸宁还去得早,就算是还魂回来寻赵攸宁,等赵攸宁死的时候,他也应该跟着去投胎了。” 朝生点头。 难不成这笛中之灵和赵攸宁无关,只和郑云笺有关?原隰思索着。 “小时候郑云笺对那笛子喜欢得紧,等她长大了,笛灵回来报恩也说不定。”原隰推测道。 “若是有此执念,他就更不该一声不响地离开。若是执念催生灵物,就定会执念到底,不会像闻笛这样轻易放下。”朝生道。 “可是现在又找不到他,一点线索都没有。”原隰皱眉,“除非他已经不在人间,否则追灵术不可能寻不到他。” 原隰最近一直修习术法,加之他悟性极高,自然对这些明了一二。 朝生沉眸,“听郑云笺的说辞,那笛灵修为不高,难以脱离笛子,必须一直依附,再加上他受了重伤,又为了救郑云笺拼尽全力,凭他一己之力,很难独自去凡间以外的地方,除非……” “除非他是被人带走的。”原隰道。 朝生点头。 “可是六界之大,该去何处寻找?” “别急,笛灵因郑云笺而生的可能不大,还要从赵攸宁那里找答案。”朝生道。 原隰闻此,像是想到了什么,他转身问文昌帝君: “为何赵攸宁十八岁到二十二岁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写得如此简略?” 文昌帝君大致看了一眼,了然道:“原来如此。” 原隰疑惑地看向他。 他说,“因为许玠。” “许玠?” 原隰翻看许玠的那一页,一片空白,只在右下角写生卒时间。 他比赵攸宁大两岁,赵攸宁死了不到一个月,他也过世了。 “许玠的前世,原本不是凡人。他是下凡历劫的仙君。因是有违天道而历劫,所以运簿上不写其命数,听天由命。待历劫归来,尘世一切一笔勾销,不留半点痕迹。”文昌帝君解释道。 因为许玠的命数本就是听天由命,所以和他有关的所有人事皆寥寥几笔带过。 “历劫……”朝生若有所思,“历劫者谁?” “这个……”文昌帝君道:“本君只管凡人气运,无权过问历劫者身份。神君不妨问问北斗诸位星君。” 朝生柳眉微蹙,似是想到了什么,便不再逗留。 “多谢,告辞。”她说罢便离开了。 第(3/3)页